日本氣象廳與海上保安廳於2025年8月29日發布消息指出,黑潮大蛇行現象「已經在2025年4月時終結」。所謂黑潮大蛇行,是指流經日本國土太平洋側海域的溫暖洋流,從紀伊半島開始大幅度向南方彎折行進的海洋現象,由於在2025年4月時,這樣彎折行進的特徵已中止不再出現,日本政府便公告已經可以看到黑潮大蛇行結束的徵兆。而且後續也沒有再發生同樣的情況,日本政府就正式宣布這樣的海洋現象已經終結。

於2017年8月開始的黑潮大蛇行,總共持續了7年9個月之久。雖然自有紀錄以來的1965年起,一共觀測到6次相同的海洋現象,且於1975年8月起所發生歷時4年8個月的黑潮大蛇行,持續時間排名史上第二,但最近這一次的歷時期間卻大幅超越,創下迄今歷史最長紀錄,堪稱異常現象。

然而,儘管日本政府已經發布黑潮大蛇行終結的公告,卻不意味日本周邊海洋環境會立即恢復到以往的狀態。於過去這段長時間內,在黑潮行進時會為其帶來溫暖洋流的海域,褐藍子魚等植食性生物已經擴大其棲息區域,使得海藻林的分布範圍縮小,連帶造成日本龍蝦與鮑魚等生物量跟著減少。該片海域如果想要回到原本的狀態,仍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來恢復。

黑潮大蛇行這種海洋現象之所以會發生,與盛行於太平洋上空,由西向東吹的西風帶有密切關係。由於長期風向偏離往北吹送,風力也減弱,連帶使得黑潮暖流的流勢弱化,於是就在與日本本州之間海域內,巨大的冷水塊長期滯留,因而造成黑潮以不自然的行進方向蛇行前進。

根據日本氣象廳與海上保安廳所提出的預測,「今後的1個月,非常有可能不會再出現黑潮大蛇行的現象,且這個狀態將持續下去」。然而,只要西風帶風向偏離的情況沒有回復正常,黑潮大蛇行的現象還是很有可能會再度發生。事實上,於1975年至1990年這段期間,黑潮洋流就曾經發生多達4次的大蛇行現象,從結束到再次發生的間隔時間也非常短暫。

本次也是如此,被截斷的冷水塊已經朝向九州外海的方向移動,由於之後該冷水塊會被黑潮併入吸收的關係,很有可能會朝向引發黑潮出現大蛇行現象的方向發展。

而黑潮發生蛇行的行進路線也各不相同,以現階段來說,目前正在發生的黑潮蛇行現象,就異於一般認為的大蛇行路線,後者是指黑潮洋流向東流經位於紀伊半島一個名為潮岬的海岸後,再從東海地方外海水域的北緯32度附近開始,流經伊豆群島的八丈島南部水域。因為這並不是黑潮原本應有的穩定流向,有必要進一步留意其後續發展。

林建男,摘譯自日刊水產經濟新聞,2 September 2025

https://www.ofdc.org.tw:8181/web/app/IF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