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越南鮪魚出口市場呈顯著波動
越南鮪魚出口在緩慢增長後,於2025年6月卻出現急劇下滑。根據越南海關數據,當月出口總額僅越6,700萬美元,較2024年同月下降21%。然而,2025年上半年累計出口總值達到4.73億美元,幾乎與去年同期相當,僅微幅上升0.2%。
美國市場陷入停滯
由於擔憂美國將實施反傾銷稅,許多越南鮪魚出口商已主動暫停出貨,以避免高額關稅風險。2025年6月對美出口因此僅約1,8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驟降41%。儘管如此,美國仍是越南鮪魚最大出口市場,2025年上半年對美出口總額達1.84億美元,佔整體出口近39%。
歐盟與 CPTPP 市場呈現分化趨勢
在歐盟市場方面,6月出口值下降17%,降至略低於1,600萬美元。上半年累計出口略增近1%,達1.09億美元。其中,對荷蘭和義大利出口在當月分別下降約30%和32%。唯獨德國市場出現反彈,6月出口增長36%。
至於CPTPP市場整體表現亮眼,累計出口達6,200萬美元,增長11%。其中,對日本與加拿大的出口分別增長24%和15%,成為出口一大亮點。
小眾市場波動頻繁
以色列、俄羅斯、智利等小型市場在6月均出現顯著跌幅,中東持續衝突為主要原因,尤其對以色列市場的出口於2025年上半年持續下滑。
泰國則呈現強勁增長,6月出口額達2,000萬美元,增幅高達137%,凸顯其在鮪魚加工與再出口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冷凍鮪魚佔優勢而加工產品減少
越南所出口的鮪類產品中,冷凍鮪魚肉/精肉(HS0304)出口增長10%,反映出國際食品加工廠與超市對此類產品的穩定需求。
相反的,加工鮪魚產品(HS16)整體下降5%,其中鮪罐出口下降14%。這與國內原料供應短缺限制企業接單能力有關,尤其對出口至歐盟市場產生一定影響。
產業面臨諸多挑戰
第37/2024/ND‑CP號法令修訂進度緩慢:儘管副總理已下令加速,但迄今尚未發布,致使企業在漁季期間已錯失多次機會,並面臨法律與程序風險。此外,草案改採配額制管理,引發企業擔心行政流程與法遵負擔增加。
再者,諸多溯源規定:包括最小漁獲尺寸、禁止混裝國內捕撈鮪魚與進口原料、要求發票與漁船紀錄等,導致企業傾向依賴進口原料,使得越南-歐盟自由貿易協定(EVFTA)不符優惠關稅資格之虞。
根據EVFTA,越南每年可享有11,500公噸加工與鮪罐出口至歐盟的零關稅配額,但這一配額通常於每年最初的4到5個月內用罄。配額用完後,企業就必須繳納較高的最惠國(MFN)關稅,削弱產品競爭力,甚至有失去歐盟買家的風險。在EVFTA實施初期階段,符合配額條件、可享優惠關稅的越南原產鮪魚比例相當高,約為80%至100%。但過去兩年中,此比例大幅下降,有時甚至降至僅30%。主要原因為許多出口缺乏足夠原產地證明文件。此外,EVFTA訂有嚴格「完全獲得」(wholly obtained)之原產地規則,而真正符合此條件的產品數量仍十分有限。如果因實施第37/2024/ND-CP號法令而導致相關問題遲遲無法解決,如此低的越南原產鮪魚比例將不僅影響漁民及國內企業之收入,也會對2027年後與歐盟的EVFTA配額談判產生不利影響。
有鑒於此,下半年越南鮪魚出口恐仍將面臨許多困難,預計將無法達到與2024年相同之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