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漁業構造改革綜合對策計畫第137次中央協議會於今年3月13日在東京召開,本次會議主要是審議「青森縣八戶地區魷釣漁業計畫」,此一計畫將利用創設會賺錢漁業的支援項目,建造第一艘專門用於中型魷釣漁業的雙層甲板新船。該雙層甲板漁船建造計畫包括提高紫魷(赤魷)魷釣的效率,以及均為個人房等居住與勞動環境改善等創新性設計而獲主席與委員們的一致認可。

該計畫建造之中型魷釣漁船是以釣捕紫魷作業為主力的大前提,並制定實現這一目標的細部計畫。就捕撈紫魷而言,其作業漁場在比日本魷遠的北太平洋漁場,因此該中型魷釣船希望能在大幅降低燃油情況下,能長時間滯留漁場作業。其集魚燈主要採用LED燈,並將螺旋槳改用門梯系統,以減少船舵之阻力與提高推動效率,預計該船每年較現行漁船可節省燃油86千公升,即節省17.4%之燃油。如此一來,日本中型魷釣船之北太平洋紫魷釣捕作業可長期滯留在海上作業,並改為一航次化,不須為進港加油而返港,而且可確保有足夠實際作業天數,其目標是較現行漁船的漁獲量增加26-183公噸。初估漁獲總值可增加2,318萬日圓。

此一預計新建之中型魷釣漁船為165船噸,有二層甲板,以確保10個船員均有個人之起居房間,船上配備有Wi-Fi設施。漁獲物處理均在密閉空間內進行,加上導入自動切割機與冷凍魷魚剝皮機,以推動機械化省力化,減輕船員之勞力負擔,以確保年青船員留船工作意願。

近年來日本近海日本魷連續多年創下史上新低之漁獲量,北太平洋紫魷的價值也年年往上推升。此一新建船計畫之成果,也可作為其他中型魷釣船之借鑑,可望對魷釣產業之永續發展有所助益。負責推動此一計畫的八戶機動漁船漁業協會理事長川村嘉朗表示:「透過日本魷與紫魷並存的效率化作業,以便向消費者提供穩定而高品質的魷魚產品。」

https://www.ofdc.org.tw:8181/web/app/IFI.xhtml